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广西环评--鸭脖官方在线入口给您讲讲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和开发活动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的法律制度。我国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不是一般的预测性评价。它要求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开发商事先通过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包括项目的选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开发建设。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各种污染防治单行法中,决定一个建设项目能否进行的是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比如《环境保护法》规定,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评价建设项目造成的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按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规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书。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全面、详细地评价建设项目造成的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建设项目一般包括:凡对自然环境有影响或排放对周围环境有影响的污染物的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所有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有影响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矿山、港口、铁路和公路建设项目;大规模开垦荒地和毁林的基本建设项目;对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存和发展有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灭绝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对各种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特殊地质地貌区有严重影响的建设项目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轻微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造成的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如果项目对环境影响不大,也需要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二是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三是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四是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第五,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建设项目环境监测建议;七是结论,包括以下问题: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建筑的规模和性质;选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是否需要进一步评估等。
一般来说,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程序是:首先,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通过签订合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评价单位进行调查评价;评价单位通过调查评价做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评估工作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建设单位应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但是,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初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权限是:核设施、绝密项目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跨省区的建设项目和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由国家环保总局审批。其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权限,由省人民政府规定。对环境问题有争议的项目,应当报请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日内。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日内,自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15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此文章在网上摘要的,如有影响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环境污染有哪些现象有哪些
下一篇:环境检测首要检测什么